榮化宣布,國際私募基金KKR將以現金478億元買下李長榮化工(簡稱榮化)並下外勞仲介市。這一天,李長榮化工負責人李謀偉神色愉快地和友人到東區巷弄間一家隱密的日本料理用餐。
兩階段交易 規避利害關係人角色?
台灣的企業收購相關法規並沒有「利害關係人」的界定與權益規範,是台灣法規相對寬鬆的地方,但鄰近的香港、新加坡其實都有。香港證監會發布的《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規定,公司要下市必須經股東會通過:一、無利害關係股份的持有人,必須超過75%以上的票數同意。二、無利害關係股份的持有人,反對的票數不得高於10%。新加坡也規定股東會針對下市案的投票,應該排除利害關係人的股份。
但無論李謀偉在哪個階段才要成為Carlton的股東,他是利害關係人的認定事實,其實都已存在,如果台灣未來修法也排除利害關係人的投票權,那麼他的家族3成股權就不能在榮化9月10日召開的股東臨時會上行使投票權、投下贊成票,應該要被排除。
台灣下市門檻寬鬆 影響收購價
這一次,KKR宣布用每股56元價格收購,56元的價格是高、還是低?從客觀角度看,榮化股價來到將近5年高點,等於近5年內持有榮化的股東都可以獲利出場,不算太虧待股東。但多數股東有獲利,未必代表收購價就合理,榮化的合理收購價與下市的門檻是一體兩面,門檻高,則收購價一定要更高;門檻不高,要爭取認同的股東數不多,當然,出價方精打細算,自然不會出高價。
疑慮二》誰提前布局?神祕大股東也是買方股東之一?
在榮化這筆購併交易中,還出現一個令人好奇的角色。攤開榮化今年4月公布的年報,意外出現一位神祕大股東,這位名為「渣打託管東方匯理瑞士公司新加坡分行」的股東,如今名列榮化第一大股東,持股1外勞仲介2.65%,他是否也是未來Carlton公司的股東之一?
全台外勞人口數約為70萬,聘僱外籍看護工人數接近 26萬人,而台北市的外籍看護工就有4.5萬人。也因此聘僱外勞家庭有著語言、文化、照顧技術不足等問題多,更造成移工逃跑或受照顧人沒有被妥善照顧或是被虐…等等問題產生。因此首創「臺北市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初期以中山、大同區試辦,由社工人員搭配通譯到宅關懷,並協助家庭使用長照的資源( 請長照四包錢、或其他醫療與福利資訊 、 喘息服務 ),也能給予移工情緒支持及照顧技能教導。外勞仲介希望透過這些協助,及早發現家庭的照顧負荷狀況,並適時給予支持,避免造成勞雇關係惡化或破裂,家庭照顧與聘僱關係穩定,家人才能安心工作,穩定生活秩序,建立聘僱移工家庭、長照資源及移工的鐵三角夥伴關係。
巧合的是,這位大股東就在氣爆案後不久出現,而且持股一路迅速攀高,從2016年的1.88%到2017年的4.83%,再到今年已經躍居第一大股東的身分,持股超過1成。
對此,榮化公司代表面對記者求證時僅表示,這位大股東因為持股超過1成,已向主管機關報備並通知榮化,但和李謀偉家族無關。
即使與李謀偉家族無關,那麼會和KKR有關嗎?KKR對記者表示,不回應此案。
疑慮三》李謀偉責任重 股東權益難兼顧?
像榮化,這樣的百年老店、上市40多年的公司,李謀偉肩膀上的時代責任,其實很重。對內,榮化內部至今還有許多從他祖父時代、父親時代到現在的老員工,年紀都在70歲以上;對外,也有許多跟隨他多時的老股東。這些員工權益與股東權益,即使不在法律規範內,但都是李謀偉做任何決策時,應該思及顧及的責任。
KKR在記者會上也明確說明,在改造之後,榮化一定會尋找包括台灣資本市場在內的適合市場,重新掛牌上市。李謀偉為何執意選擇以股份轉換的方式,也就是一旦股東會通過,所有榮化的股東無論贊成或反對,都必須以每股56元的轉換價轉化為現金,等於用現金逐出所有小股東,只有李謀偉自己與某些不知以什麼為標準挑選的少數股東,得以成為「新榮化」的股東。
對於那些老股東們的權益,不知在李謀偉的心中,如何衡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