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買日本知名止痛藥EVE,對於偏頭痛有明顯緩解效果,但EVE主成分布洛芬(Ibuprofen)卻引發不少過敏事件,曾有民眾使用後引起胃痛、發冷、想吐等症狀,民眾使用最好多加注意。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開業藥師柯明道指出,很多止痛藥都含有布洛芬成分,不只EVE,包括日本早期「復汝炎」(Brufen)、美國常見鎮痛退燒藥「安舒疼」(Advil)、美林(Motrin)等,幾乎都是以布洛芬為主成分;且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EVE除了以布洛芬為主成分外,還添加咖啡因加活動假牙快藥效,但恐刺激胃酸分泌,讓胃部不適,同時導致過敏的比率也高於普拿疼。

牙周病患者容易掉牙,牙齦脆弱咀嚼易引起疼痛,所以許多老人家常因「牙口不好吃不下飯。」營養也和智能有很大的關係。現在也有新的研究發現,牙周病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胃不好影響營養吸收,可能使失智更惡化。「身體每個部位都要好好照顧,否則可能引發連鎖效應!」黃仁勇說,多數人都以為牙周病只是單純口腔的疾病,即使有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甚至是蛀牙等等現象,往往因為怕看牙而忍住不治療,卻反而造成全身性的問題。目前發現和牙周病有關的疾病,不只有失智症,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心血管疾病、中風等風險。牙周病還可能使關節炎惡化,甚至引起肺炎。在許多養護機構中都發現,使用呼吸器的病患如果有牙周病口腔沒有照顧好,細菌可能吸入深部肺牙周病治療方式部引起肺炎。建議一旦發現牙周有狀況,即使症狀輕微都要趕快就醫治療。輕微的牙周病治,只要清除牙齒、牙齦的菌斑、牙結石等……若到很嚴重,牙齒鬆動了才就醫,可能就要拔牙、切除生病的牙齦、重建牙齦以便裝上假牙,治療過程相對複雜,更要耗時數個月到一年左右才能治好。

沈采穎舉例,曾有女性服用EVE緩解經痛,但卻引起胃痛、發冷、想吐等症狀;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則說,對於布洛芬過敏的患者範圍很廣,從小學生到成人都有,也有人長大才嚴重過敏,過去就有病患因感冒服用布洛芬牙周病治療,卻導致眼睛腫到張不開、呼吸困難,建議民眾使用藥物前注意自己過敏病史。

牙周病是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牙根牙骨質、牙周韌帶(牙齦、齒槽骨)的疾病就要進行牙周治療。主要造成牙周病的原因大多和牙菌斑有關當我們吃完東西,會在牙齒表面殘留牙菌斑,若沒有徹底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清潔乾淨,牙菌斑裡的細菌散發出來的毒素首先會對牙齦組織造成發炎反應,牙菌斑會鈣化形成牙結石,其中堆積的細菌及所引發的發炎反應會更加劇烈,進一步破壞牙根周圍的牙周韌帶和齒槽骨,久了牙齒會開始鬆動甚至脫落。早期牙周病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口臭、牙齦萎縮等,但尚未造成牙齒周圍齒槽骨的破壞,此時期稱為「牙齦炎」。末期的牙周病除了上述牙齦炎的症狀更加惡化以外,還會出現牙齒搖動、牙齒位置偏移、牙齦化膿等症狀,此時的牙周病稱為「牙周炎」。

劉善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